數位貨幣的未來
1.35K

數位黃金買不了咖啡
在倫敦Shoreditch的共享辦公室裡,我分析以太坊质押報酬、審計去中心化金融協議,對加密狂熱保持理性懷疑。讓我們一起檢視三股正重塑錢財未來的地殼變動。
比特幣的存在主義危機
原始加密資產仍困於自身敘事之中。作為『數位黃金』,它極致成功——稀有、抗審查、市值媲美巨型企业。但中本聰白皮書原意是電子現金。每秒僅7筆交易(遠低於Visa的24,000筆),能耗如小國規模,用BTC買菜就像用畢卡索畫作付帳。
Libra的監管雷區
臉書雄心萬丈的穩定幣計畫展現了區塊鏈在金融包容上的潛力……也暴露其政治地雷。多幣種一籃子設計需穿越各央行紅線,宛如在雷區舉辦聯合國高峰會。儘管扎克伯格轉型Meta,Libra已證明企業無法外包貨幣主權。
CBDC靜默革命
從中國數位人民幣到牙買加Jam-Dex,央行正逐步從頭重建貨幣體系。我的模型顯示:批發型CBDC(銀行間清算)將先於零售版本出現——如同 monetary policy 的特洛伊木馬。真正挑戰是:當Venmo運作良好時,如何讓國家背書的數位現金更具吸引力? 數據點:國際货币基金組織2024年第二季報告指出,全球已有130國探索CBDC。
超越炒作週期
下一個進化不會是炫目的ICO或NFT猴子,而是你永遠不會注意的枯燥基礎設施升級——就像在水流不中斷的情況下更換金融 plumbing。
HoneycombAlgo
喜歡:74.07K 訂閱:4.6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