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ss丑聞揭密

去中心化夢想的破滅
我見過許多專案聲稱實現『真正去中心化』,Across協議便是其中之一——由Paradigm、Bain Capital Crypto背書,被譽為新一代跨鏈橋。但當Ogle.eth揭露團隊涉嫌操縱DAO投票並將2300萬美元轉入私人錢包時,我並未感到驚訝,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這不是駭客攻擊,而是治理失敗——透過法律漏洞與不可驗證的投票悄然發生。
受控投票的結構解析
Ogle以審計報告般的清晰呈現事件脈絡:
- 提案將1億ACX(約$1500萬)轉移至與Hart Lambur有關的Risk Labs;
- 同一提案人Kevin Chan使用*maxodds.eth*進行秘密投票;
- 另一個由Hart資助的钱包投下近14%票數;
- Reinis FRP使用多個地址堆疊支持。
無公開討論、無真正透明度——僅在封閉環境中協調行動,卻獲得社區形式上的通過。
這不是去中心化,而是集權控制披著DAO外衣。
不是偶然:而是可預測的模式
請注意:這絕非特例。我們早已見過:
- Compound DAO「黃金男孩」事件
- Jupiter DAO自我利益提案
- 初代The DAO崩潰(2016年)
共同模式?創辦人透過代幣集中掌握過大權力,再利用本應公平卻缺乏防弊機制的治理規則進行濫用。 更令人憂心的是:若在其他產業,此舉早已觸法或引發董事會反對。但在加密世界?沒有董事會、也無法律強制之信託責任。
一個建立在信任卻無 accountability 的系統?
我不反對DApp或治理機制——我相信智慧合約與社群決策。但必須承認:今日大多數DAO僅是『名義上』去中心化。
我們以數位機構取代實體機構,卻複製相同的缺陷:
- 個人持幣巨頭主導決策;
- 投票資料常不透明;
- 資金流入難追蹤錢包;
- 當遭質疑時?沉默或否認。
這引發一個嚴肅提問:我們是在保護投資者?還是助長內部操控?現實是:內鬼威脅已遠超外部攻擊,且更難察覺。
那麼現在該怎麼做?重建信任需設計、規則、可審計性、責任制、透明度、驗證機制與防護措施
我提出三項改善方案:
The first is技術層面:採用ZK證明實現匿名但可驗證投票——確保他人無法看見你的選擇,但所有人能確認票已正確計算。 The second是結構調整:導入二次投票或聲譽系統,在降低巨頭影響力同時獎勵積極貢獻者而非被動持有者。 The third——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所有資金轉移(特別是核心團隊相關實體如Risk Labs或基金會連結錢包)必須強制第三方審計。
ChainSight
熱門評論 (1)

Le grand mensonge du DAO
On nous vendait la décentralisation comme un paradis numérique. Et là, Across nous montre que c’est juste un masque en plastique sur une dictature de tokens.
Vote truqué ? Bien sûr.
14 % des votes venus d’un wallet financé par le fondateur ? Une blague. Un autre mec vote avec 5 adresses différentes comme s’il était dans une émission de téléréalité crypto.
Et l’argent ? Disparu comme un croissant au petit-déjeuner.
23 millions de dollars dans des portefeuilles privés… sans même un “bonjour” aux membres du DAO. Même les banques auraient fait une enquête !
Alors non, ce n’est pas une attaque extérieure : c’est l’intérieur qui pète le feu.
Vous pensez qu’on peut vraiment faire confiance à un système où le seul contrôle est… la confiance ?
Commentaire en bas : vous avez déjà voté pour quelque chose qui vous semblait trop parfait pour être vrai ? 🤔